据此,中国光伏事业的管理者和企业,面对当前行业的整合,应当做出自己慎重的判断。
目前,Heliatek的有机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传统非晶硅光伏电池的转换水平。2010年,Heliatek公司曾创造了转化效率8.3%的世界纪录,此次又将其提升了1.5%。
这也是该公司连续3年创造有机光伏(OPV)技术领域世界纪录。公司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光伏电池蚀刻材料,使电池的整体吸收效率得到了优化。Heliatek公司的研发工作受到了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实施的《有机光伏研究倡议》计划经费资助。Heliatek公司首席技术官表示Heliatek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专注于低温沉积小分子技术的公司,这种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有机LED市场。此外,通过改进涂层沉积过程工艺,使电池的电流通量和填充粒子密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新纪录也证明了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竞争力,加速产业升级。专家们建议:一、将电网建设提升为国家工程,加大投入的同时设定合理建设目标。
电力部门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光伏行业亦需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出合理入网标准。面对可调可控性差的光伏发电,国内的电网也未能升级到与其匹配的程度。不过高重恩认为,自己的电站之所以能快速实现上网,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动。其次是入网标准、产品检测能力缺失,让电力部门无法大大方方开门迎客。
可调可控性弱现有电网捉襟见肘从国外光伏产业的发展来看,实现并网是全球的一个趋势。高重恩说,和风能等新能源一样,太阳能的间歇性等特点,对当前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影响。
有专家告诉记者,前些年风电快速发展时,各地在上风电项目只考虑当地的资源情况,而没有关注消纳市场,使得风电建设和电网建设不配套。江西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彭莉萍建议,要让电网建设适应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光伏产业规划和前期工作中就要有地方供电公司参与,并将配套电网设施作为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步办理相关用地等手续,以便电网项目和光伏产业能同步核准,同步建设。运行数据的缺失,使得大规模光伏发电究竟会对电网造成多大影响难以说清。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说:即使这些试验性项目也从来没有跟电网协调过,因此电力部门怎么更好地去支持光伏发电,可借鉴的只有风电的经验。
江西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彭莉萍说: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调节能力差的能源,昼夜变化、气象条件变化以及季节的变化均会对发电产生影响,由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调峰和调频能力,他的接入对电网接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问题的产生,除光伏发电自身缺陷、电网建设滞后外,值得担忧的一点是,在某些领域,光伏发电正在复制导致风电迟迟不能上网的风险。近年来,中国光伏发电的国内市场正加速启动,但遇到了困扰风电等新能源多年的并网难问题。如今,这样的失误正在某种程度上被光伏发电所复制。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说。不过目前光伏发电要实现并网还有一定困难。
蒋莉萍认为,如果不考虑投入,光从技术层面出发,建设智能电网是可以实现的。有些地方即使接进了电网,也出现了有电送不出去的尴尬局面
一位分析人士透露。单晶产品主要是用于太阳能屋顶,或者对效率要求较高的市场。晶澳太阳能在第三季度内的资本支出约为9100万美元,主要用在了于年初即开始进行的高效产品产能扩张上。但是从实际产能的执行上,从投资到建成产能需要一个周期,公司现在要控制产能扩张的节奏,但并不是把扩产能搁置下来。通过收购单晶硅片制造商,晶澳太阳能的内部单晶硅片供应量提高到了37%。光伏现在在国内是过剩行业,但仍有一些无需的扩展,这些都造成了阶段性的困难,但公司在2011年6月已经开始了减缓扩产的步骤。
美国证劵公司AvianSecurities的分析师马克?巴赫曼(MarkBachman)表示。2012年最大市场在中国十一月底一场降温,把中国大部分地区带入冬天。
凭借对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并实施订购模式,与其竞争对手类似的产能扩张得到了遏制,并影响到了2012年的资本支出计划。而在中国市场上,不同于许多光伏企业只看重大型电站市场,较少涉及屋顶太阳能市场,晶澳却希望在两方面都有所斩获。
从而公司最终可实现以与其他产品相同的成本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由于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更多的客户将目光转向了高效率光伏组件,特别是在德国等上网电价补贴额出现下调的关键市场上。
但与这些光伏行业的明星企业们不同,节约成本、控制库存似乎更是晶澳的重点。道理很简单,现在是各光伏企业博弈的关键时期。在将库存水平下调了约25%后,晶澳太阳能管理层表示,库存水平可出现兆瓦级别的减少,但在第四季度并不会十分明显。或许是收到这些消极信号的影响,晶澳在三季报中,再次将全年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出货量预期调低至1.6GW。
方朋说,但公司不会让太多的精力从自己的主业中分散掉。实际上,做为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产品价格不断地下降也不是如晶澳等太阳能公司所愿意看到的。
据了解,能提供高品质单晶硅片的供应商并不算多,而由于使用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和背接触设计能来提高电池效率的需求愈演愈烈,对单晶硅片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晶澳太阳能第三季度出货量为445兆瓦,比2010年同期增长6.5%,比上一季度增长11.0%。
阳光硅谷电子科技公司的单晶硅片年产能在485MW。不过,虽然晶澳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公司,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方朋这般乐观。
台湾EnergyTrend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供应商降库存和市场持续走弱的双重影响下,多晶硅均价已跌至31.70美元/公斤。实际上,产品价格的快速下跌、低于预期的市场需求量对收益额和利润率所造成的冲击,使得晶澳的库存减记费用达到了2170万美元。事实上,得益于2011年中国的光伏上网电价政策,方朋相信,2012年中国可能就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或者第一大市场。此前,在二季报中,晶澳曾把全年出货量由2.2GW下调至1.8GW。
晶澳将根据市场需求来扩展短缺的产能。晶澳长期的产能目标并没有变化,但是短期内公司会控制产能扩张的节奏,并不是说市场一变化公司就变化。
晶澳一直奉行保守、稳健的财务政策,公司的现金流和负债情况在光伏企业中都是比较好的。他表示,而且屋顶面积有限,需要较高的发电效率,刚好适合于晶澳擅长的单晶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尽管如此,其仍将第四季度出货量预期定在了较低的310-330MW。目前光伏组件产能少,就做的快一些。